父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也是法律规定的家庭义务,这就要求父母按照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采用正确、适当的方法,对子女加以必要的管理、约束,使他们在思想上、品德上得以健康成长。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至第20条对父母的管教义务作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⑨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法律赋予父母管教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未成年子女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
相关资料:
确定子女姓氏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时如何界定抚养费?
可以单独就探望权提起诉讼吗?
外国心理医生:如何与孩子谈离婚?
怎样处理抚养费问题?
离婚时怎样争取小孩的抚养权
本文网址:http://www.0757hunyin.com/8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的作者是佛山离婚律师网的陈嘉祺律师,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